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脂肪瘤非關肥瘦 (下)


 
不痛不癢 良性居
何 醫生續指,脂肪瘤最特別的地方是有機會與其他組織夾纏一起,例如有不同比例的神經組織、纖維組織、血管組織等伴隨增生。一般脂肪瘤不痛不癢,但當血管成分 較多時,也可能會有異常的疼痛現象;另一種不適,是當脂肪瘤壓迫神經或牽涉到旁邊的組織而引起。然而脂肪瘤一旦形成,是不會無故消失的,即使節食減肥,脂 肪瘤也不會因此變小
一般人單憑肉眼,難以分辨脂肪瘤是否屬於惡性,通常需要靠醫生臨床檢驗,以確定脂肪瘤的屬性,一般而言,長在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肪瘤,大部分屬於良性;如果深入肌肉層,或是在肌肉下的組織,屬於惡性的機會增加
 
疼痛麻痹 變質徵兆
面 對不同性質的脂肪瘤的處理方法並不相同,例如當發現良性脂肪瘤時,可以進行定期觀察;至於惡性脂肪瘤,必須以手術進行廣泛切除,不單只腫瘤本身,連周邊的 一些健康組織也可能需要切掉,因為惡性腫瘤始終有擴散及復發的危險。
何醫生稱:「良性的脂肪瘤,除非出現變硬、疼痛或美觀問題,否則宜先進行定期觀察,才 再因應脂肪瘤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處理,如發現脂肪瘤在短時間內迅速脹大,及有疼痛、麻痹感覺,有可能是良性脂肪瘤變質,患者需要接受磁力共振等進一步檢 查。至於惡性脂肪瘤必須進行切除,不過由於多數脂肪瘤具薄膜包圍,因此傷口不需太大,即可將脂肪瘤取出,相對危險性亦較低。」


資料來源: 太陽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脂肪瘤非關肥瘦 (上)


說起脂肪瘤,許多人誤以為只會在肥胖者身上出現,其實它的生長與個人肥瘦無關,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即使身材瘦削的人也不能免疫,加上脂肪瘤的成因多數不明,難以作出預防,故此想及早確定脂肪瘤的屬性,從而作出適當診治,再配合定時身體檢查方為上策
脂 肪瘤是指由成熟脂肪細胞增生形成的腫瘤,一般病發在皮下脂肪層,意指可以生長在身體任何一個部分,例如手及腳、背部甚至是面部都有機會長出。摸起來皮膚表 面有點不平滑、好像一塊軟腍腍海綿;但如果患者本身脂肪層很厚,或是脂肪瘤長在皮膚組織較結實的部位如背部、腰背等,便有機會摸不出這種質感
 
成因不明 難以預
據 外科專科醫生何柏堅指出,不少人認定脂肪瘤的形成是與人體脂肪過多或是飲食過度油膩而造成,其實屬於誤解,這些成因並無直接關係,有部分個案相信與家族遺 傳有關,但大部分都是成因不明,故此暫時仍沒有預防患脂肪瘤的方法,惟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及早發現脂肪瘤的存在。
不過根據數據顯示,脂肪瘤多出現在4060歲的中老年人身上,而若有家族成員患有脂肪瘤的話,亦會增加個人出現脂肪瘤的機會,幸而脂肪瘤以良性居多,屬惡性的機會非常小,而且由良性轉變成惡性的機會比較罕見。一般而言,脂肪瘤在臨床上可以摸到,大概都已長到至少2厘米,有些更達至10厘米以上,特別在一些有遺傳現象的個案,有時脂肪瘤數量多到令外觀變形
 
 
資料來源: 太陽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預先清腸「照鏡」照全套

 【明報專訊】 「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內視鏡檢查」,到底有何分別?又應如何選擇? 

外科專科醫 生何柏堅解釋﹕「簡單而言,結腸鏡是較為詳細的檢查,檢查範圍包括小腸末端、大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至肛門;乙狀結腸內視鏡,卻 只集中檢查較下方的乙狀結腸,由於相對省時,過往公立醫院常用作診斷低風險的患者,現今已較少應用。」他建議,一般45歲以上人士,應定期接受較詳盡的結腸鏡檢查。 

首要清楚交代病歷 

進行結腸鏡檢查,需要醫生、病人緊密合作,事前準備十分重要。「雖然檢查僅約20分 鐘,但事前需要審視病歷、調控飲食、服用清腸瀉劑。」何醫生解釋,清楚交代病歷是首要一步。「結腸鏡檢查,除了使用內窺鏡探視腸內情况,一旦發現瘜肉,或 需即時割除,實際上屬於小型手術。因此,正在服用薄血藥的心臟病人,血液較為稀釋,手術期間容易造成失血;又如糖尿病人,檢查前需要飲用粥水,加上同時服 用糖尿藥,可致血糖過低而暈倒,兩者也需適當停藥。」 
 
 
3天前免食高纖蔬果 
 
其次是控制飲食。「高纖食物容易滯留大腸,阻礙內視鏡視線。檢查前3天,必須避免進食高纖的蔬菜水果,前1天開始只進食粥水,或飲用果汁、寶礦力。」另外需要服用清腸瀉劑,確保糞便完全排出,腸道「一路暢通」﹕「清腸瀉劑種類眾多,有粉狀、水劑之分。不同瀉劑各有優劣,配合病人需要使用,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便使用濃度最低的。」以下為常用的清腸瀉劑,服用前須諮詢醫生﹕ 

 ‧Klean Prep(水劑)
 將藥物混合至水中,每次直接飲用1L的瀉劑,飲用兩次
 特點:味道較難入口,然而濃度較低,適合長者、腎功能不好人士 

 ‧Oral Fleet(水劑)
 飲用兩次,每次各45cc,每次服後需飲用1L的水
 特點:方便快捷,每次僅需飲用小量「有味藥水」 

 ‧Pico Prep(粉劑)
 將粉劑加入60ml的水,飲用兩次,每次服後需飲用1L的水
 特點:味道甜甜的,猶如果汁
 
 




資料來源: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腸鏡




最近長期有大便出血、肚瀉、便秘或大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嗎?

這可能是患有腸道疾病甚至大腸癌的先兆,醫生會視乎患者的身體狀況,安排進行腸鏡檢查,透過各種輔助儀器,抽取組織化驗及進行治療,例如切除大腸瘜肉。進行腸鏡檢查,一般不需要住院;患者可能會感到有少許肚脹,惟很快會消除。

腸鏡檢查是透過內視鏡經由患者的肛門,進入下消化道,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醫生可以觀察到內部狀況,以進行檢查、診斷及治療。

進行腸鏡檢查前,醫生會先講解檢查過程及相關風險,患者並需要簽署檢查同意書。而在檢查前一周,患者要停止服用補血丸或鐵丸,避免進食如蔬果等高纖食物,如有需要,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輕瀉劑。在檢查前一日,患者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瀉藥,藉此清洗大腸。若有長期病患,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藥物過敏等,應先告知醫生,再作適當安排。

一般情況下,照腸鏡並不需要住院,惟部分患者可能會按醫生指示在醫院內進行。在腸鏡開始前,醫生先會替患者注射適量的鎮定劑或止痛劑,以減低患者的焦慮及檢查時引起的不適。然後,患者需曲膝側臥,讓腸鏡順利進入肛門。檢查過程中,醫生會按需要作出治療及檢查,例如抽取組織化驗、切除瘜肉或止血等。整個過程患者均保持清醒。一般檢查需時半小時至一小時,惟部分患者或需要較長時間。

腸鏡檢查後,患者可能會感到肚脹,惟不久會消失,如腹部劇痛,請立即通知醫生跟進。部分患者可能因抽取組織或切除瘜肉,檢查後大便出現少許血絲,若有大量出血,應通知醫護人員。如檢查後沒有任何異常,患者可離開休息。

患者一般在腸鏡檢查後會感到少量氣脹,這屬正常現像,只要稍作休息便可。腸鏡檢查可能引起腸臟穿破、腸臟出血等併發症,惟情況罕見。





資料來源: http://surgeon.com.hk/colonoscop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方法



隨著醫學進步,除了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外,以微創方式進行的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Endoven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靜脈腔內激光治療(Endovenous Laser Therapy)及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Ultrasound Guided Sclerotherapy),亦是有醫學文獻證明可供選擇的脈內治療方法。相較外科手術,微創手術的好處是只需局部麻醉、傷口及疤痕細小,以及減少術後不適。而新研發的醫學結合劑或蒸氣治療方案,則用於短期效果較為理想,長遠成效尚有待研究。

究竟哪種手術治療方案才最有效?在此,大家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靜脈曲張是一個很「漫長」的疾病,由第1期演變至第6期,動輒可以經歷10年以上,患者在哪個年齡決定接受治療、其個人意願,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均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是一個很「個人化」的選擇。

例如不少年輕女士怕影響外觀,在靜脈曲張初期便進行微創的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相反,長者相較不會太重視外表,一般會在病情較嚴重才求診,有的亦不介意小傷口,願意做外科手術抽走已損壞的微細血管。當然這一切要與外科醫生商量後取得共識,醫生會視乎患者情況而安排合適療程。

除此之外,靜脈曲張患者亦可能因病情需要而進行「整合式治療」,即施以一種以上的治療方案。不少患者眼見足踝位置滿布青筋,以為只需治療這些肉眼可看見的青筋便可。事實上,醫生可能會以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靜脈腔內激光治療、醫學結合劑或外科手術其中一種方法,先封閉或抽走腿部的主幹血管例如大隠靜脈或小隱靜脈。

至於其他較微細、彎曲及分散的受損靜脈,由於不適合做射頻療程,故此會改進行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在血管內注射硬化劑將其封閉,或透過小型外科手術將相關靜脈抽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及個人意願,安全不同組合的手術療程。






资料来源: http://surgeon.com.hk/varicose-vein.html
以上所提供的资讯仅作为教育及参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医疗问题,
应向外科医生查询,而不应单倚赖以上提供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