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盲腸炎手術



「食完飯跑步會盲腸炎!」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做運動會引致盲腸炎的傳言,惟在醫學上角度,這傳言並不屬實。又稱闌尾炎的盲腸炎,是因盲腸內的小管出現急性發炎所致,可透過微創手術切除,惟此病的病徵與胃痛及婦科病相似,故不少患者沒有及早求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期。盲腸炎可在一日內急速惡化為腹膜炎,隨時禍及部分大腸也要一並切掉,切勿看輕其威力。

 
為何會引致盲腸炎?

與前所述,盲腸炎是盲腸內的小管急性發炎所致,該條小管又稱闌尾,從盲腸內伸出,一旦其出口被堵塞,便會容易積聚糞便及細菌,引致急性發炎。

 
盲腸炎症狀

盲腸炎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是因為其病發初期,只感到胃痛及上腹痛楚;惟十多小時後已蔓延至右下腹疼痛,然後會延至左腹劇痛,整個過程只需一天。腹部疼痛是因為盲腸炎已影響至腹膜,引致含膿性腹膜炎,令部分大腸亦要一並切除,增加傷口出血及其他手術風險。

 
盲腸炎的檢查方法

除了臨床檢查外,醫生可透過超聲波檢查及腹腔鏡檢查確診。

 
盲腸炎治療

服藥並不是有效治療盲腸炎的有效方法,雖然初期盲腸發炎,可服藥控制炎症,惟效用較低,且曾患上盲腸炎的患者,一旦復發,病情會較為嚴重,故此手術是徹底有效的治療方法。

以往傳統盲腸切除手術需要剖腹開刀,隨著醫學進步,現今已用微創手術進行,需分別在肚臍下及下腹共開三個小孔,便可完成手術;整個手術約需三十分鐘,需住院一至兩天,康復較傳統手術快。

亦有單孔腹腔鏡手術,可供切除盲腸。相較傳統開刀手術,微創手術能避免出現術後腸黏連而引致的肚阻塞。術後並發症機會約為百分之二。





資料來源: surgeon.com.hk/appendicitis.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如何診斷患上疝氣?



一般情況下,醫生為患者進行臨床檢查後,便可確診是否患上疝氣。疝氣的病徵包括腹壁有隆起物、隆起物不斷變大、隆起物在平臥時會縮回腹腔內、隆起物出現痛楚,以及在咳嗽、站立及運動時,隆起物會突然變大。
如何治療疝氣?

由於疝氣是結構問題所引致,不可服藥根治,故此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包括傳統修補腹股溝疝氣手術或微創的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在疝孔縫上人造纖維膜,增加腹壁抵抗壓力的能力,避免腸道或其他內臟會擠出腹壁之外,令有關組織缺血壞死。

雖然兩款手術同樣以全身麻醉方式進行,但微創手術會較傳統手術優勝,微創只需在腹部切開3個小孔(2個5毫米及1個1厘米長)便可;傳統手術則要在左腹及右腹位置,各切1個3至4厘米長的傷口,才可進行手術。傳統手術的傷口較大,術後會留有疤痕,惟目前醫生會多在比堅尼線的位置開刀,避免被人看到疤痕。除此之外,傳統手術要將人造纖維膜置於兩層肌肉之間,因此必須割開相關肌肉,才可植入人造纖維膜。

相反,微創手術可以在1厘米長的小孔內置入纖維膜,直接把纖維膜放置在腹膜與肌肉之間的底部,此做法會令患者在康復期間感到較舒服,活動自然。然而,傳統手術在完成後,原先被分割的兩舊肌肉,會慢慢黏住,患者在康復期間可能會感到少許痛楚等。無論是微創抑或傳統手術,術後只需住院約1至2天便可。有關復發問題,一般情況下,置入人造纖維膜而出現復發的機會率少於3%。
預防方法:

疝氣是結構問題而引致,雖然較難預防,但可避免過度用力做一些針對腹部的運動,例如仰臥起坐及舉重等,並且要適時休息,令腹壁不用長期受壓。






資料來源:  http://surgeon.com.hk/hernia.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疝氣非老年男士「專利」



小腸氣男女比例為 5:1,實際此病男女老幼都有機會發生

俗稱小腸氣的疝氣,是指身體中器官由原來位置,移至不正常的位置。很多人以為疝氣多數發生在老年男士身上,實際此病男女老幼都有機會發生,人人皆需要注意。外科專科醫生何柏堅指 出,小腸氣男女比例為 5:1,以男性居多,因為男性有睪丸,在胚體孕育時,睪丸一直在肚內,至出生前兩、三周,睪丸慢慢沉降到陰囊,而這個動作需要經過一個通道才能夠進行,該 通道於出生後會逐漸收縮,若然收縮情況不理想,可會變成最弱的地方(稱為缺口)。「總之,身體哪個位置最弱,內臟便會從這兒谷出來,尤其腹內壓力過大時, 內臟從腹壁弱點跌出,造成疝氣,最常見的情況是腹腔的腸臟,經腹股溝移至陰囊中。」

他表示,沒有特別誘因引起疝氣,少部分病人可能有軟組 織缺陷,令到身體特別是肚皮出現薄弱的地方,但此情況並不普遍,大部分屬於先天問題,即身體有些位置先天性薄弱。後天形成的則有幾個可能性,例如做一些牽 涉肚內壓的動作,如有些玩健身的人,每當做舉重或做捲腹動作(Sit-up)或劇烈的運動,腹內壓力增加,有機會引發疝氣。

另一方面,男 性有前列腺閉塞或前列腺肥腫發大,經常谷小便,以及男女都有可能發生的便秘,或每次大便時都要用力谷肚,日子有功會形成疝氣。「至於小朋友疝氣患者,多數 受先天因素影響,但最初缺口位置過細,家長不易覺察,隨年齡增長,缺口位置漸大,才被發現。家長替小朋友沖涼時,如摸到陰莖附近地方有粒東西凸出來,或發 現陰囊有水囊(即不是內臟跌出而是腹水跌出),皆為小腸氣明顯徵狀。」

年老人士開始退化,缺口位置會愈來愈薄弱,容易發生疝氣,他們通常沖涼時會摸到腹部或「小奄」位置或腹股溝腫脹,感覺是重重的,並且在下墜,躺下來後,又會發現原來凸出來的不見了,此情況甚為普遍。而不常見的徵狀,是疝氣箍住腸臟,引致腸塞,屆時需要切腸及開造口。

何 醫生指出,患者有機會出現疼痛徵狀,因為疝氣可以箍住入面的組織,當組織不夠血液便會痛,但躺下時,疝氣鬆綁組織可不會痛;又或經過一天勞動後,疝氣會下 墜及易有痛感,不過一會兒下墜的地方可會縮回入內,令患者不覺痛。「正由於時痛時不痛,有些患者可能掉以輕心。病人知道躺臥會令痛感減輕,於是每次有痛, 都躺臥及按摩有關位置,這有機會延遲求醫。」

他指出,如有疝氣,一般都會建議盡快做手術,手術是解決疝氣的主要方法。「手術的原理,是把 原本薄弱的地方重新鞏固,方法是放置一個具有彈性的人造纖維網,覆蓋缺口,經過 6 周後,人造纖維網後與附近的組織溶合在一起,形成一度很堅固的牆壁,使入面的組織不輕易移位或下墜。」

手術可以用微創方式進行,傷口細,復發機會較低。手術後,與一般正常生活沒有分別,最初 6 星期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如舉重、捲腹運動等,因為人造纖維網還未與附近的組織溶合,做運動有機會令原本修補好的缺口破損,再次發生疝氣。

疝氣與脂肪瘤及淋巴瘤,容易被混為一談,它們的徵狀有些相似。何柏堅醫生說:「疝氣引致下墜的地方,時大時細,但脂肪瘤及淋巴瘤的瘤,長時間存在,不像疝氣般改變姿勢而暫時消失。」基本上透過醫生的檢查,已可以很快確定是否疝氣。




資料來源: 香港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方法



隨著醫學進步,除了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外,以微創方式進行的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Endoven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靜脈腔內激光治療(Endovenous Laser Therapy)及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Ultrasound Guided Sclerotherapy),亦是有醫學文獻證明可供選擇的脈內治療方法。相較外科手術,微創手術的好處是只需局部麻醉、傷口及疤痕細小,以及減少術後不適。而新研發的醫學結合劑或蒸氣治療方案,則用於短期效果較為理想,長遠成效尚有待研究。

究竟哪種手術治療方案才最有效?在此,大家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靜脈曲張是一個很「漫長」的疾病,由第1期演變至第6期,動輒可以經歷10年以上,患者在哪個年齡決定接受治療、其個人意願,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均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是一個很「個人化」的選擇。

例如不少年輕女士怕影響外觀,在靜脈曲張初期便進行微創的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相反,長者相較不會太重視外表,一般會在病情較嚴重才求診,有的亦不介意小傷口,願意做外科手術抽走已損壞的微細血管。當然這一切要與外科醫生商量後取得共識,醫生會視乎患者情況而安排合適療程。

除此之外,靜脈曲張患者亦可能因病情需要而進行「整合式治療」,即施以一種以上的治療方案。不少患者眼見足踝位置滿布青筋,以為只需治療這些肉眼可看見的青筋便可。事實上,醫生可能會以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靜脈腔內激光治療、醫學結合劑或外科手術其中一種方法,先封閉或抽走腿部的主幹血管例如大隠靜脈或小隱靜脈。

至於其他較微細、彎曲及分散的受損靜脈,由於不適合做射頻療程,故此會改進行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在血管內注射硬化劑將其封閉,或透過小型外科手術將相關靜脈抽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及個人意願,安全不同組合的手術療程。






资料来源: http://surgeon.com.hk/varicose-vein.html
以上所提供的资讯仅作为教育及参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医疗问题,
应向外科医生查询,而不应单倚赖以上提供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