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身型突暴漲?可能是..



甲狀腺亢進症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岑杏賢,苟芸慧分別都先後因為患上甲狀腺疾病而身型暴漲,岑杏賢日前接受專訪時提到18歲時因功課壓力大,患上甲狀腺亢進症,並於5年前再度復發。到底甲狀腺亢進症的成因是什麼?


岑杏賢接受專訪時指5年前再度甲亢復發,當時食了1個月藥,身型突然爆脹,即使努力運動也減少減磅,令詹妮弗一度萌生退出的想法。


什麼是甲亢?


實際上甲狀腺疾病並非單一疾病,主要分類包括: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亢)

〜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甲減)

〜甲狀腺腫(俗稱「大頭泡」)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癌

〜甲狀腺炎


其中,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多種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屬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患者一般會出現頸前腫大,怕熱多汗,眼突等症狀。另一些徵狀如:雙手抖震,心跳加速,體重急劇下降,肚瀉


治療方法

外科專科醫生何柏堅曾接受《經濟日報》指,甲亢可以用藥物控制,接近9成患者能於服藥9至18個月後有效控制甲亢水平,而其中有50%機會有復發的可能。若服藥情況不理想,患者可選擇以微創技術進行全甲狀腺割除手術,或者由腫瘤科醫生按患者情況處方碘水,給患者服用治療。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g/Richen.Surgical/posts/?ref=page_interna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肛門瘺管(Anal fistula)




肛門瘺管與痔瘡有關?若閣下有以上想法,這便大錯特錯,肛門瘺管的成因與肛門腺體有關,由於受感染形成膿瘡,慢慢發展成瘺管,患者肛門附近的皮膚會滲出少量血水或糞便,若患者不及時治理,有機會引致如迷宮般的複雜性肛瘺,要用導管引流糞便及進行多次手術才可治癒。本港的肛門瘺管患者以男性較多,年齡在三十歲以上,若有瘺管徵狀,應盡快找醫生治理,以外科手術切走及清洗瘺管,讓肛門組織痊癒。

肛門瘺管成因

人體有七或八個肛門腺體,它們距離肛門約一點五厘米,若肛門腺體受感染,會形成膿瘡,膿瘡一般直徑約三至四厘米,最大可長達十二厘米。膿瘡會自動破裂或經醫生切開引流膿液,隨著發炎情況改善,部分膿瘡會結痂,惟有些受感染的腺體卻會形成肛門瘺管,瘺管即連接出入口的管道,肛門瘺管的管道內口連接肛門直腸,另一邊外口則位於肛門附近的皮膚,間歇性慘出少量血水或糞便。若患者不盡快求醫,膿瘡可能因重複發炎引致複雜性肛瘺,即逾一條瘺管,或管道內口橫跨或高於肛門括約肌位置。


肛門瘺管徵狀

•肛門變硬、疼痛或表皮凸起

•膿瘡很難治愈,間歇性滲出膿液或血水在內褲上


肛門瘺管檢驗

臨床檢查


肛門瘺管治療

瘺管連接直腸易受細菌感染,單靠藥物治療並不奏效,要成功治癒肛門瘺管,外科手術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醫生會以手術切開及清洗瘺管,處理管道的出入口,令肛門組織可以自然癒合,才可杜絕瘺管再復發,如管道的內開口不會影響排便的括約肌,可作一次性開刀切除瘺管,康復期約需四至六星期。

不過,若有逾一條管道,或屬複雜性肛瘺,即管道內開口橫跨或高於括約肌位置,會對括約肌造成較多損害,因此需要用導管引流糞便及進行多次手術。


肛門瘺管預防

•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注意衛生

•適當運動及休息


 資料來源:https://surgeon.com.hk/anal-fistula.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方法



隨著醫學進步,除了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外,以微創方式進行的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Endoven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靜脈腔內激光治療(Endovenous Laser Therapy)及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Ultrasound Guided Sclerotherapy),亦是有醫學文獻證明可供選擇的脈內治療方法。相較外科手術,微創手術的好處是只需局部麻醉、傷口及疤痕細小,以及減少術後不適。而新研發的醫學結合劑或蒸氣治療方案,則用於短期效果較為理想,長遠成效尚有待研究。

究竟哪種手術治療方案才最有效?在此,大家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靜脈曲張是一個很「漫長」的疾病,由第1期演變至第6期,動輒可以經歷10年以上,患者在哪個年齡決定接受治療、其個人意願,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均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是一個很「個人化」的選擇。


例如不少年輕女士怕影響外觀,在靜脈曲張初期便進行微創的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相反,長者相較不會太重視外表,一般會在病情較嚴重才求診,有的亦不介意小傷口,願意做外科手術抽走已損壞的微細血管。當然這一切要與外科醫生商量後取得共識,醫生會視乎患者情況而安排合適療程。


除此之外,靜脈曲張患者亦可能因病情需要而進行「整合式治療」,即施以一種以上的治療方案。不少患者眼見足踝位置滿布青筋,以為只需治療這些肉眼可看見的青筋便可。事實上,醫生可能會以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靜脈腔內激光治療、醫學結合劑或外科手術其中一種方法,先封閉或抽走腿部的主幹血管例如大隠靜脈或小隱靜脈。


至於其他較微細、彎曲及分散的受損靜脈,由於不適合做射頻療程,故此會改進行超聲波導引注射治療,在血管內注射硬化劑將其封閉,或透過小型外科手術將相關靜脈抽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及個人意願,安全不同組合的手術療程。



資料來源:https://surgeon.com.hk/varicose-vein.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盡早認識3大癌症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人人聞癌色變,任何人都有機會「中獎」。根據衞生署資料,現時香港10大致命的癌症,以肺癌居首,其次是大腸癌乳癌。這3大癌症無聲無息地襲擊港人,不想受病魔煎熬,最好對癌症多點認識,以作防範。


甚麼是腫瘤?人體由億萬個細胞所組成,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機能,所有細胞都是通過有規律、有節制的過程生長及死亡,從而促進身體組織的新陳代謝。細胞的生長及死亡過程一旦不受控制,生長便會失常,形成瘤,而瘤可以分良性和惡性兩類,惡性瘤即是癌。不論老幼,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患者仍以中年和老年人居多。


肺癌者多屬煙民

外科專科醫生何柏堅指出,根據衞生署的紀錄,香港最常見的3大癌症,包括男性和女性,分別是肺癌、大腸癌和乳癌。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香港癌症頭號殺手,眾所周知,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約百分之九十的肺癌患者為吸煙人士,除長期吸食二手煙或使用煙斗者外,經常接觸和吸入石綿、使離子化輻射、HIV(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感染者等,亦有較高患肺癌機會。


至於大腸癌,何醫生謂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分,由結腸及直腸組成。醫學界發現大腸癌的前身大部分為大腸息肉,由最初的黏膜發展至息肉後,須頗長時間才發展成癌。但因息肉初期並無任何徵兆,當發展成癌後才會出現如屙血、大便附有黏液等徵狀,甚至毫無徵狀而令患者耽誤延醫。


原發性佔大部分

排行香港第3位癌症的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病,當乳房內的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產生了不正常的分裂、繁殖,便形成乳癌。當乳房內細胞產生病變,乳房會出現各種異狀,如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等,然而乳癌初期的病徵並不明顯,故宜定期作乳房自我檢查。


何醫生稱:「癌症的成因有多個可能性,其中原發性,即沒有確定成因佔最大部分,其他的成因包括遺傳、吸煙(與肺癌有關)、服用賀爾蒙(與乳癌有關)。由於大部分癌症都屬於原發性,所以沒有一個百分之百的預防方法。對於一部分的癌症如肺癌,減少吸煙或吸入二手煙,可以減少發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長期服用女性賀爾蒙亦會增加乳癌的發病機會。對於大腸癌,由於大部分腫瘤都相信是由息肉演變而成,所以定期接受大腸檢查並且將早期息肉切除,對於減低大腸癌的病發有一定幫助。」



資料來源:https://surgeon.com.hk/cancer-surger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